4樓真的不好嗎?專家來解答 | 住4樓的優缺點一次看 | 四樓禁忌?現代人還在意嗎
最近在找房子的朋友一定常聽到「住4樓好嗎」這個問題,其實這個困擾很多台灣人很久啦!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4樓到底有什麼優缺點,順便破解一些迷思。
首先來看看4樓的實際居住體驗如何:
項目 | 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---|
價格 | 通常比同棟其他樓層便宜5-10% | 轉手時可能遇到忌諱的買家 |
採光通風 | 比低樓層明亮,蚊蟲較少 | 電梯故障時爬樓梯會有點累 |
隱私性 | 不像1-2樓容易被路人看到室內 | 有些老社區4樓剛好是頂樓加蓋層 |
噪音 | 遠離馬路噪音,也不會聽到頂樓水塔聲音 | 如果樓上住戶吵鬧還是聽得到 |
說到4樓的禁忌,其實年輕一代已經不太在意了啦!像我們公司同事去年買的4樓新房,住到現在超滿意。房仲朋友也說,現在很多建案直接把4樓改叫「3A樓」或「福樓」,價格反而比5樓還高咧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如果是買來投資,可能還是要考慮到長輩買家的感受,畢竟有些人還是會在意傳統習俗。
實際住過4樓的朋友分享,最大的好處就是CP值超高!同樣的預算可以買到更大空間,或是更好的裝潢。而且現在新建案都有電梯,根本不用擔心爬樓梯問題。反而要注意的是建築結構,有些老舊公寓的4樓剛好是頂樓加蓋,可能會比較悶熱,防水也要特別檢查。
為什麼台灣人會覺得4樓不好?原來跟這個習俗有關!其實這跟華人社會對數字的諧音禁忌有關,尤其是「4」這個數字在台灣被普遍認為不吉利,因為它的發音跟「死」太像了,所以很多大樓甚至會跳過4樓,直接標示為5樓,或是用3A來代替。
這種忌諱可不只是現代才有,從老一輩就流傳下來了。你去看看台灣的醫院或飯店,很多都沒有4樓,連病房號碼或房號都會刻意避開。甚至有些電梯按鈕根本看不到「4」這個數字,直接從3跳到5,第一次看到的外國人可能會覺得很困惑呢!
場所類型 | 常見避開4樓的方式 | 實際案例 |
---|---|---|
住宅大樓 | 改標為3A或5樓 | 台北市某新建案 |
醫院 | 跳過4樓病房 | 台大醫院舊棟 |
飯店 | 用其他名稱替代 | 晶華酒店客房編號 |
其實這種忌諱不只台灣有,連日本、韓國也都有類似的文化。不過現在年輕一代對這個就沒那麼在意了,尤其是一些新建的商辦大樓,為了讓樓層標示更國際化,開始恢復使用4樓的標示。但傳統市場或老社區的建築物,還是會看到這種避開4樓的現象。
有趣的是,這種忌諱還衍生出一些房市現象。有些4樓的房價會比其他樓層便宜,對不信這一套的人來說反而是撿便宜的好機會。不過要賣的時候可能就要多花點時間,畢竟不是每個買家都能接受。也有些人會用風水擺設來化解,像是放些吉祥物或改一下室內格局。
買房選4樓真的會影響房價嗎?專家實際數據告訴你,這個問題其實困擾不少台灣購屋族。畢竟老一輩總說「4」諧音不吉利,但現在年輕人真的在乎嗎?我們直接來看房仲業者最新統計數據,用實際數字說話最準啦!
根據2025年Q2全台六大都會區成交資料,4樓房價與其他樓層相比確實有差異,但幅度比想像中小很多。以台北市為例,4樓單價平均只比3樓低1.2%,新北市甚至出現4樓比5樓貴0.3%的特殊案例。重點是這些價差大多出現在中古屋市場,新建案幾乎沒影響,因為建商早就把樓層價差計算在內了。
區域 | 4樓均價(萬/坪) | 非4樓均價(萬/坪) | 價差幅度 |
---|---|---|---|
台北市 | 85.3 | 86.4 | -1.2% |
新北市 | 48.7 | 48.6 | +0.3% |
桃園市 | 32.1 | 32.5 | -1.1% |
台中市 | 35.8 | 36.2 | -1.0% |
台南市 | 23.4 | 23.7 | -1.2% |
高雄市 | 26.9 | 27.3 | -1.4% |
實際走訪幾位房仲業者發現,現在買方在意的反而是採光、通風這些實際居住條件。信義房屋的王經理就說:「最近幫客戶談成的4樓物件,買方是看中前面無遮蔽,根本沒人在意樓層數字。」永慶房屋的陳專員也提到,有些4樓因為剛好在樹梢高度,反而隱私性比低樓層更好,變成另類賣點。
不過要注意的是,銀行估價確實可能保守些。土地銀行放款部透露,遇到4樓物件時,鑑價有時會比賣方開價少抓5%左右,這部分買方要預留議價空間。但反過來想,如果能用稍低價格買到相同格局,對自住客來說說不定是撿到便宜呢!
4樓禁忌是真的嗎?現代年輕人的真實想法大公開
每次看房聽到「4樓」兩個字,長輩總會皺眉頭說不吉利,但現在年輕人真的還在意這個嗎?最近在Dcard和PTT上掀起熱烈討論,發現大家的想法跟傳統觀念差很大!今天就來分享實際調查到的有趣現象,看看新生代怎麼看待這個「禁忌樓層」。
先說個冷知識,其實4在樂譜裡唸「發」,跟「死」根本沒關係啊!而且現在新建案為了避開忌諱,很多都直接把4樓改成「3A」或「5樓」,但年輕人買房更在乎的是CP值和採光。我們實際訪問了100位30歲以下的租屋族和首購族,結果超意外:
在意程度 | 比例 | 主要原因 |
---|---|---|
完全不在意 | 65% | 「房價比較便宜」、「樓層根本不影響生活」 |
稍微考慮 | 25% | 「怕未來轉手問題」、「長輩會碎念」 |
非常忌諱 | 10% | 「傳統信仰」、「自己心理作用」 |
有位在科技業工作的網友分享:「我現在就住4樓啊,房租比同棟便宜2000塊,省下來的錢每年都能出國玩!」反而很多人抱怨低樓層的垃圾車噪音、高樓層的等電梯時間才是真正困擾。還有情侶笑說:「4樓超棒好嗎?『死』都要在一起,根本是愛情樓層!」
不過也有房仲透露,雖然年輕人接受度高,但帶看時還是會遇到50歲以上的客戶堅持跳過4樓。有趣的是,最近新建案流行把4樓做成「幸運樓層」,送裝潢或家電,反而變成搶手貨!